隨著“水十條”的深入和“河長制”的形成,各級政府加大了保護河流水環境的力度,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重點,全面實施截污控污、清淤排澇等河流水環境綜合治理措施。
一,前幾天基層調查發現,一些地區對河道疏浚缺乏科學認知和深入研究,單純認為疏浚就是把泥沙挖出來清理干凈,讓一些河流或某段河流原有的沉水植物和水生動物也被清理干凈。河流水生態系統可以吸收水中的營養物質,使河流具有自凈能力。這種疏浚無疑會破壞原本不夠豐富的生態系統,其修復效果自然會大大降低,甚至與預期相反。水生生態系統對改善河流水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其形成過程非常漫長。一旦被人破壞,就更難恢復了。因此,河道清淤須以維護水生態系統為基本原則,采用更加科學的方法,按照河道進行清淤。我們應該系統地調查生態系統。受專業機構委托,摸清河水生態系統真相,全面掌握沉水植物和水生動物的種群種類、分布水域和生長狀況,為疏浚提供詳細的基礎資料。
二,要充分論證疏浚的影響。要論證是否需要疏浚,就要破除河道整治需要疏浚泥沙的錯誤觀念。在此基礎上,根據河流生態系統、河流功能定位、水文水資源、泥沙淤積程度等因素,對全河或某一河段的清淤進行科學論證,判斷清淤對河流水生態系統的利弊。
三,須準確制定疏浚措施。不同的河流,甚至同一條河流的不同河段,沉水植物的生長條件是不同的。因此,有必要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,對哪些地段進行疏浚,清除多少泥沙,以避免從頭到尾挖河道,使其生態系統遭到徹底破壞。